社交焦慮症
     
  楊孟達身心精神科 徐新雅醫師

小晴原本國小時活潑外向,上了國中開始發育之後,越來越在意別人的眼光,很擔心別人會不會覺得自己髮型怪? 嫌自己講話白目? 每次輪到上台報告,或是老師點名叫小晴站起來回答問題時,小晴就臉紅心跳、緊張到快要不能呼吸、甚至全身發抖,講話聲音也像蚊子叫一樣,頭低低站地上,不敢抬頭看大家。

到高中時越演越烈,小晴只要一到了人多的地方,就會緊張到無法自處、想轉身逃走,連爸爸媽媽要帶小晴去吃堂哥的喜酒,小晴都不願意跟了。在班上也越來越孤僻,幾乎變成邊緣人,甚至開始拒絕上學,每到早上該出門時,就要跟爸媽來個拉鋸戰。媽媽很無奈,只好帶小孩來找醫師幫忙。

小晴進了診間,頭低低不敢看醫師,手指扭來扭去,耳根都紅了。講到在班上都交不到朋友,小晴難過得哭了...
社交恐懼症通常發生在青少年及成年早期,患者會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,當自己成為眾人的焦點,例如上台報告時,就會出現臉紅心跳、呼吸急促、頭暈發抖等等生理上的不適,有些患者是因為曾經遭遇同儕排擠或霸凌,也有一些無原因的發病。這些焦慮引發的症狀,常常導致患者不敢直視陌生人的目光,社交及適應能力下降,影響課業及工作。我曾經有位成年患者,他長年看診,卻只認得我的腳,不知道我的臉長甚麼樣子。(因為每次來診都是頭低低一直看地板)。他認人的方式是認「腳」。

社交恐懼症,也稱為社交焦慮症,除了藥物治療外,也需要搭配認知行為治療,重建患者的自信,扭轉患者對於社交挫折可能帶來的尷尬丟臉的過度想像。家人平時也應該多多正面誇獎個案,引導個案正面思考。社交上可以由淺而深多加練習,例如,可以先從親戚的小孩、或是較為友善的團體(例如宗教團體的青少年活動)等等,讓患者在善意的環境下練習踏出交朋友的第一步。

熟能生巧,交朋友的技巧、說話的藝術,都是可以透過教導跟練習而進步的,這也是認知行為治療可以幫忙的部分。
現在的青少年非常在意自己的人際關係,在班上無法融入,帶來很大的痛苦,甚至惡化成為憂鬱症。建議及早就醫,尋求專業的幫助!
 
回上一頁
 

服務電話:(02)2428-3399 (請現場掛號)
    診所地址:基隆市仁愛區仁一路181號 (201公車到劉銘傳路口,下車走一分鐘)
    前往 健保局   © 2008-2023 Keelung Heart Psychiatric Clinic. All rights reserved.